close

《范保德》Father to Son

正式預告:《范保德》Father to Son

「范保德」是我第一次觀看蕭雅全導演的作品,不得不說,它榮登我2018年最愛的國片!我更喜歡他的色彩和攝影風格!

這部電影彷彿像是西部的牛仔片,故事裡總有個穿著牛仔褲配戴槍套的人物,不過相對於西部牛仔片,他的對手不是別人,而是他自身的疾病。

故事闡述著年過50個范保德,面對突如其來的病情,不禁回憶過去那些日子,最後堅持踏上日本,尋覓父親的旅途。


比起故事,我特別喜歡裡面的角色,不管是范保德本人、兒子范大齊、還是范保德的父親等,儘管角色眾多,但每個角色的特殊性和外行都深印腦海中。而導演蕭雅全在一個專訪也談到:「看這部電影面臨最大的挑戰應該是,人物如此之多,好多人都一登場就退場,好像以傳統戲劇的比重好像不是很合理,這些人登場以後後好像應該要進行久一點的篇幅才離場。但其實我們的人生很像這種,今天早上遇到面,也許幾年後可能會再遇到面,他的確在我生命裡面的登場跟退場,是一個非常萍水相逢的經驗,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麼完整的來、相處到結束。」

這讓我想起我自己的創作,除了高中生主角-建勳之外,還有仁凱、小晏、宜芮、學長小黑等等,共8位角色,就像是學長小黑和小晏的互動更如我們生活中一樣萍水相逢,有時候才會聯絡,有時候才巧遇;建勳和仁凱的關係,更像昨天才一起吃飯看電影的朋友,今天也不一定知道他去哪了;建勳遇到雞排阿嬤和調皮的小孩阿泓,就和我們去買東西一樣,去超商買完一次也不知道下一次買會不會再遇到了。也是因為這些無法預期的相遇,才豐富了主角的生活以及影響主角的每一個行動。

在手法上,發現導演把台灣一些鄉土、常見的地景放入電影之中,是那種都市外比較常見的傳統店家,包括主要以水電行為主場景外、還有像是水果攤、人工洗衣店、旅社、市場、水電行熱炒店等。除此之外,台灣人最傳統的個性節儉個性,以及老一輩打死不進醫院的狀態,或是普遍比較相信日本製的產品。

綜合上述,「范保德」無論故事、角色、手法等,都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和風味,我想這也是蕭雅全導演的作者痕跡吧!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oko 的頭像
    Yoko

    Yoko Lin

    Yo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